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肺动脉高压 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哮喘 肺心病
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诊疗、呼吸危重症、呼吸衰竭抢救及呼吸支持
久太,副主任医师 在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诊疗、呼吸危重症、呼吸衰竭抢救及呼吸支持及间质性肺疾病及肺血管病诊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 更多 简介:久太,副主任医师 在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诊疗、呼吸危重症、呼吸衰竭抢救及呼吸支持及间质性肺疾病及肺血管病诊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1996年毕业于青海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1996年至2003从事传染病科工作,2003年至2004年在发热门诊工作,2004年至今一直从事呼吸内科专业。2001年9月至2003年7月在青海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班进修班学习两年并结业,2003年9月参加了卫生部“医务人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省级师资培训班”,2006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修呼吸内科,2008年12月晋升为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青海省呼吸分会会员。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模范遵守职业道德,工作积极、热情、踏实,办事稳妥,处事严谨,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对待患者热情、耐心、细致、负责,从未发生重大医疗技术差错和事故。2002年评为医院先进,2003年非典期间在非典一线从事发热门诊工作,被评为非典先进个人。同时被团省委、省经贸委评为2003年度青年岗位能手。 从事内科临床工作13年,在呼吸内科工作期间,及时总结临床经验,更新观念,系统掌握了呼吸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掌握了本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多次参与危重病的抢救。能完成呼吸科急、危重症抢救病人的治疗及部分疑难病例的诊断,救治病例上万例。曾确诊了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结节病、肺栓塞、韦格内肉芽肿等青海地区少见疾病。由于近年来急性高原肺水肿,慢性高原病及高原肺动脉高压患者逐年增多,对此病诊治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提高。熟练的掌握了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急救仪器的应用以及肺功能仪操作及诊断、纤维支气管镜操作、胸腔穿刺术、胸膜活检术、胸腔置管引流术呼吸专科技能。 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高原低氧对头胞他啶药物动力学影响的研究》、青海省2004年(农村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青海省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人群防治的研究》等课题。获青海省卫生厅三新技术奖2项,撰写论文8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篇。 华毛,主任医师。擅长急、慢性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良恶性胸腔积液、支气管扩张并发大咯血、肺栓塞、肺间质纤维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治。在急慢性高原病的预防和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个人简介: 1994年毕业于青海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青海大学医学院医学硕士学位。现担任青海大学医学院内科学呼吸专业硕士生导师。1994年分配至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至今,曾先后在华西医院、北京多家医院多次进修学习,通过努力学习国内外医学新知识,不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主要从事呼吸病学与高原病的研究,救治了上万例病人。在临床工作中熟练掌握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原则,能完成急、危重症患者的诊治及部分少见病、疑难病的诊治,组织抢救危重患者,通过有创与无创序贯通气技术救治了许多呼吸危重患者。在急慢性高原病的预防和诊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能熟练掌握纤维支气管镜、肺功能仪等操作技术。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业务。论文: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独著论文6篇,核心期刊10余篇,合著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第一作者7篇。三新: 已开展项目8项,其中已并获得证书的有5项:《动态哮喘监护》、《多频脉冲振荡测量呼吸阻抗》、《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哮喘中的应用》、《支气管肺局部灌洗及保护性毛刷在肺部急症感染诊断及治疗的应用》、《诱导痰技术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正在参加实施的有《支气管镜介导下气道内支架植入术的应用研究》、《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气道成型术临床应用研究》、《急性高原病发病机理的研究》等3项。 科研:(一)参与完成的课题有:1.卫生厅“高原医学行动重点实施课题”《急进高原健康男性青年动静脉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6种血管活性物质含量变化的研究》,在2004年课题鉴定中被评为国内领先水平。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高原低氧对复方新诺明药物动力学研究》,被评为国内领先水平,并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3.青海省2004年(农村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青海省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人群防治的研究》,获成果证书。4.人事部2005年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课题《青海高原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获成果证书。(二)正参与实施的课题有: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慢性呼吸道疾病科研专项资金《高原低氧环境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三)负责正在实施的课题有:1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肺容积指标不同检测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的敏感性分析》。2.青海省2011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藏汉民族高原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以及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研究》。教学:承担着青海大学医学院临床教学工作,每年给本科班及专科班授课达一百余学时。承担各级硕士研究生临床带教和专题讲座。于2005年获得青海大学医学院中青年教师竞赛二等奖。2006年协助内科教研室申报内科学精品课程,并顺利通过,获得国家内科学精品课程。2010年再次获得青海大学医学院中青年教师竞赛二等奖 杜发茂,主任医师。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COPD、支气管哮喘、肺心病、支气管扩张、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治。对于肺间质纤维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肺栓塞、肺动脉高压有治疗体会。个人简介: 1997年毕业于青海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同年被分配到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工作。2000年取得呼吸内科主治医师资格并聘用, 2007年通过副主任医师资格评审,次年聘用。在医院一直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通过自学及参加院内外医学讲座,学习了国内外先进经验,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工作经验,加强了临床工作能力,逐渐形成专科优势和特长。能独立处理呼吸科的许多临床问题,并能组织指挥呼吸科急、危病人的抢救治疗。经多年的工作实践,目前已熟练掌握了呼吸系统疾病常见急、危患者的处理,对呼吸科常见病如copd、支气管哮喘、肺心病、支气管扩张、结核性胸膜炎等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刻的体会。熟悉呼吸科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副作用,对肺部肿瘤的鉴别诊断和肺癌的化疗也有一定的认识。2004年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进修学习一年,加深了肺部少见病、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了解了呼吸系统的各种新技术和新进展并及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全面提高自己的临床工作能力和学术水平。通过一年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ricu、肺间质纤维化组、肺感染组组、肺栓塞组、睡眠室系统进修学习,加深了呼吸机的理论知识学习,对于通气模式特点也有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能独立使用无创呼吸机,熟练掌握常用呼吸机通气模式。对于sepsis、休克、mods治疗有了更深认识,强化了急救意识。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在临床工作中也陆续确诊了肺栓塞、原发、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等少见疾病。提高认识丰富了临床实践内容;对肺间质疾病的诊治有初步探索,并对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内科诊治方面也有所尝试,获得了一定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呼吸科的各项常规技术操作,对于肺功能仪操作达到熟练程度。能够熟练掌握支气管激发试验、舒张试验、峰流速仪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参与《青海省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人群防治的研究》、《高原低氧对头孢他啶药物动力学影响的研究》、《青海高原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多项科研工作。2005年因《支气管哮喘的激发试验》,获得了省卫生厅颁发的“三新”证书。承担青海大学医学部预防医学班、影像班内科学教学工作和青海大学医学部见习生、实习生的临床实践教学工作。撰写的有关学术论文主要有《高海拔地区2例肺血栓栓塞症分析》、《卡氏肺囊虫肺炎——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肺栓塞临床特点分析》、《f-v曲线图在胸外型上气道梗阻中的诊断价值》等。 冯喜英,主任医师。对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肺结核病、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慢性高原病等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个人简介: 1984年7月毕业于青海医学院医学系,1996年8月至1997年7月在北京阜外医院进修学习一年心血管内科;2000年4-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科及纤维支气管镜室学习。2001年3月至2003年3月参加了青海医学院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习。从事临床内科工作28年来,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医学新动态,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救治了大量重危患者。承担青海大学医学院历届临床本科班、妇幼本科班、影像本科班、麻醉本科班、地方病本科班、公共卫生管理本科班等内科学呼吸系统疾病的教学任务,每年授课达50余学时,为培养医学院本科生做了大量工作,2001年度,被评为教学先进工作者,在2007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被敢于为先进,2009年被青海省卫生厅评为教育先进个人。承担着全省基层医疗单位进修生的培训任务,承担院内重危病人会诊每年40余人次、院际会诊10人次。28年的临床内科工作,能熟练使用呼吸机救治急慢性呼吸衰竭、copd急性加重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支气管哮喘等患者,能熟练操作纤维支气管镜,进行镜下活检、刷检、灌洗等。率先开展胸膜活检术和胸腔闭式引流术,用于血性胸水的诊断及不能适应外科开胸手术的气胸、血胸的治疗。能熟练分析肺功能报告,为诊断和鉴别诊断copd、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疾病等提供依据。坚持每周1-2次大查房,危重患者随时查房,指导下级医师工作,解决疑难、危重病人的较复杂问题,对危重抢救病人的病情,判断准确、处理得当,使许多重危患者转危为安;sars疫情防治中,始终工作在第一线(sars病区),并承担着全省医务人员“非典”知识的培训任务,授课达36学时;多次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各医院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省级会诊。2004年10月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鼠疫疫情的时候,受省卫生厅委派,前往3760m气候恶劣的高原牧区进行鼠疫防治工作,圆满完成任务,受到卫生厅的好评。多年来,多次组织或参加西北地区和本地区的呼吸学术会议,并在会上担任主讲或主持,提高了医院和科室的知明度。近年来发表论文15篇。目前承担的科研课题有:1.青海省卫生厅指导性课题《高原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无创通气最适参数的研究》,为课题负责人。2.青海省科技厅重大研究项目《青海省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人群防治的研究》,为主要科研人员之一。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高原低氧对头孢他啶药物动力学影响的研究》,为第五完成人。开展的“三新项目”10项获奖情况:在抗击“非典”工作中,被医院党委授予抗击“非典”先进工作者,被卫生厅机关党委授予抗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医院“先进工作者”(1999年);医院教学先进工作者(2001年)。学术活动中获中文论文演讲第二名(1999年)。2003年度被评为医院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度被评为医院优秀党务工作者和青海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度被评为青海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 关巍,主任医师。擅长急、慢性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肺心病、肺癌、良恶性胸腔积液、支气管扩张并发大咯血、肺栓塞、肺间质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急慢性高原病的诊断及治疗。个人简介: 1994年毕业于青海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青海医学院医学硕士学位。1994年至今一直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从事呼吸内科专业,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进修学习。2005年12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18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研究方向为呼吸病学及高原呼吸生理的研究。本人熟练掌握呼吸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原则,能完成呼吸科急、危重症抢救病人的治疗及部分疑难病例的诊断,尤其擅长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肺部感染性疾病及部分肺间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救治病例上万例。曾确诊了结节病、肺栓塞、韦格内肉芽肿、错构瘤等少见疾病。熟练掌握肺功能仪操作及诊断、无创及有创呼吸机及纤维支气管镜的操作。 论文:发表论文20篇,其中独著论文15篇,核心期刊3篇。 三新:已开展三新项目10项,其中获得证书的有:《动态哮喘监护》、《多频脉冲振荡测量呼吸阻抗》、《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哮喘中的应用》等。现正在参加实施的有《支气管镜介导下气道内支架植入术的应用研究》、《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气道成型术临床应用研究》等。 科研:参与完成的课题有:1.卫生厅“高原医学行动重点实施课题”《急进高原健康男性青年动静脉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6种血管活性物质含量变化的研究》,在2004年课题鉴定中被评为国内领先水平。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复方新诺明药物动力学研究》,被评为国内领先水平,获成果证书。 正参与实施的课题有:1.青海省2004年(农村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青海省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人群防治的研究》,已完成流行病学调查。2.人事部2005年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课题《青海高原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3.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慢性呼吸道疾病科研专项资金《高原低氧环境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获青海省科技成果奖2项 教学:承担着青海大学医学院临床教学工作,每年给本科班及专科班授课达一百余学时。2005年获得青海大学医学院中青年教师竞赛一等奖。 收起
选择医院: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选择科室:

班次每日更新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预约规则
暂无
loading...

同科室其他医生 更多

  • 冯喜英

    8.2分

    擅长: 呼吸系统的慢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肺结核及...

  • 华毛

    擅长: 急、慢性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肺心病,支气...

  • 关巍

    擅长: 急、慢性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

  • 杜发茂

    擅长: 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

  • 久太

    擅长: 在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肺心病、支...

  • 崔金霞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