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概况病理科作为医院临床机能科室,通过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活检)、细胞病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尸体解剖(尸检)、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学检查等检查方式作出病理诊断,为患者提供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重要依据,并开展教学、培训和科研等工作。学科拥有国际先进的全套病理检查仪器和病理图文报告及分析系统。除...
更多
简介:一、学科概况病理科作为医院临床机能科室,通过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活检)、细胞病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尸体解剖(尸检)、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学检查等检查方式作出病理诊断,为患者提供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重要依据,并开展教学、培训和科研等工作。学科拥有国际先进的全套病理检查仪器和病理图文报告及分析系统。除开展常规病理检查外,同时开展了手术过程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用于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对于肿瘤性疾病)的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病理技术及各种特殊染色技术,在全省较先开展了肾活检免疫病理和肌活检及骨髓活检病理技术。近几年,在国家级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发表SCI论文多篇,并承担及参与了多项研究课题,主编病理学专著3部,参编医学专著2部。现科室在编工作人员13人(包括医师6人、技师7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二、历史沿革病理科可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医院初步开始病理学诊断。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病理科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科室由开始在门诊的3-4间工作用房(不足100M2)到2009年搬入外科大楼(工作用房约300多M2),为科室开展新业务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医疗业务由单一的常规病理诊断,发展到现在除常规病理以外,还建立了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室及分子病理诊断室等。2009年,建立了病理诊断及技术图文网络系统,提高了病理技术及诊断科内及室外质控平台。病理技术设备由几台国产的病理设备到现在几乎均为进口设备(主要为德国徕卡,日本樱花等国际大病理设备公司产品),包括全自动切片机,全自动打号机,染色机,脱水机,包埋机,多头显微镜等。三、人事变动1978至1980年,邢寿富兼任病理科主任(医学院病理教研室一部分)。1981至1984年,田家乐任病理科副主任,负责临床病理。(独立建科)1985至1997年,彭善友任病理科主任,黎辉任副主任。1998至2008年,黎辉任主任、王则胜任副主任。2009年至今,王则胜任科主任。四、学科建设医疗方面,1995年,建立了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室并应用于临床,并开展免疫组织化学项目20余项。2010年,引进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仪,目前检查项目达近200种。1999年开展肾活检免疫病理全套检查、肌肉活检全套检查、病理图像分析业务。2009年开展分子病理检查,用于临床尤其FISH等对乳腺癌有关基因检查。2011年细胞室将TCT技术应用于非妇科细胞学检查尤其支纤镜刷片,胸腹水细胞学检查等。教学方面:全科现每年接收进修医生人数平均1-2人次。参与医学院教改CPPT项目教学课题项目。科研方面,先后参与国家项目多项,SCI收录论文5余篇;出版专著3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