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专家/特需门诊
李新
李新 主任医师

擅长: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专业特长】擅...

张鹏
张鹏 主任医师

擅长: 肺癌、食管癌外科综合治疗,胸腺瘤及重症肌无力的外科...

张晖
张晖 副主任医师

擅长: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

郑锴
郑锴 副主任医师

擅长: 胸痛的鉴别诊断。肺部肿瘤性病变诊断及治疗。食管以及...

关志宇
关志宇 副主任医师

擅长: 普胸肿瘤外科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吕朋
吕朋 副主任医师

擅长:

王琛
王琛 主治医师 研究员

擅长: 胸外科的相关疾病

耿凯
耿凯 主治医师

擅长: 胸部肿瘤的综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治疗

李新
李新 主治医师

擅长: 成人心脏大血管疾病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气胸等胸部疾病...

陈渊
陈渊 主治医师

擅长: 食管癌 肺癌 纵隔肿瘤

本科室开设19个专家/特需门诊, 查看全部排班

热门咨询医生

科室信息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是一个有着辉煌历史的科室,始建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是由我国著名心胸外科专家吴英恺教授和张天惠教授创立的,经过艰苦的工作和创业,取得了开创性的成绩。60年代张天惠教授开展体外循环和心血管病的外科治疗工作,特别是低温半身体外循环和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的临床研究,处于当时国内外领先水平。 6... 更多 简介: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是一个有着辉煌历史的科室,始建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是由我国著名心胸外科专家吴英恺教授和张天惠教授创立的,经过艰苦的工作和创业,取得了开创性的成绩。60年代张天惠教授开展体外循环和心血管病的外科治疗工作,特别是低温半身体外循环和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的临床研究,处于当时国内外领先水平。 60年代至90年代总医院心胸外科培养出以赵和言、孙惠庆、鄢盛尧、付国舟、白人骏等教授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专家,鄢盛尧教授、付国舟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临床上开展食管癌切除、肺部肿瘤切除和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等多领域的实践,并积极开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探索,为心胸外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鄢盛尧教授于文革后至1995年期间任心胸外科主任,带领孙惠庆、付国舟、白人骏等教授在心胸外科临床、教学和科研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培养了一批中青年业务骨干和很多华北、东北地区的进修医师,为北方心胸外科的发展培养了很多人才,为心胸外科的综合、全面、持续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1985年孙惠庆、鄢盛尧二位教授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开展天津市第一例冠脉搭桥手术的尝试。鄢盛尧教授于1983年前后在瑞士日内瓦外科医院进修学习心血管外科1年,将国外先进技术带回国,建立了体外循环转流小组,开展现代体外循环技术,创建了心胸外科监护病室和心胸外科临床化验室和肺功能室,开展危重症风湿性心脏病和复杂先心病的外科治疗。在职期间重视动物实验室建设,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开展各种新手术技术奠定基础。白人骏教授于1988年~1990年到法国学习2年,将现代冠脉搭桥技术带回国。回国后开展了一系列冠脉搭桥的动物实验和科研工作,1992年在法国专家Villemot教授协同下首次在天津地区成功完成了2例冠脉搭桥手术。鄢盛尧与孙惠庆亦成为80年代首批恢复硕士生导师资格的教授,培养了一批硕士研究生。鄢盛尧教授还担任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全国委员和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天津分会主任委员。付国舟教授于1995年~1998年担任心胸外科主任,带领中青年医师,开展了肺肿瘤标志物临床检测、食管癌切除前后食管胃动力学、重症肌无力外科和重症胸外伤等方面的临床研究工作,培养了一批硕士研究生和心胸外科医生。 1998年以后,张鹏教授担任心胸外科主任,,在鄢盛尧教授、付国舟教授的悉心指导和无私帮助下,带领全科医护人员不断进取,心胸外科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均有了快速进步。1998年经过市教委复审摘掉硕士点黄牌警告,巩固了当时天津市心胸外科唯一的硕士点,相继张鹏教授、宋世辉主任和郑锴副主任担任硕士生导师,为天津市心胸外科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于2004年取得心胸外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张鹏教授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注重人才培养,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博士研究生1名。科室人才梯队合理,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正、副高级职称8人。至2005年底心胸外科从24张床已发展至54张床、2个病区,成为包括心脏专业组、食管外科专业组、肺部疾病外科专业组、微创与胸部创伤专业组、SICU专业组共5个亚专业治疗组的科室,名列天津地区心胸外科综合实力前茅。作为天津医科大学重要的临床教学基地,按计划完成各项临床教学工作,包括研究生、本科、专科、国际学院的教学、见习、实习工作,招收和培养本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同时培养一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年轻医师和外院进修医师。 近几年来,心血管外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以往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重症瓣膜病等雄厚的外科技术力量的基础之上,于“十五”期间积极开展了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终末期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和相关基础研究。由1998年开始逐渐形成心外科、心内科、麻醉科、手术室和围手术期监护为一体的治疗队伍,开展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搭桥术、高龄危重症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肌梗死早期急症冠状动脉搭桥术及室壁瘤切除术、左心室成形术和室间隔急性穿孔修补术等技术复杂的高难手术,填补2项天津市技术空白。目前已完成CABG相关手术500余例。同时还开展了终末期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研究。在总医院强大的整体综合医疗水平背景之下,先期进行心肌保护等相关基础研究,创建研究动物模型,积累大量的试验成果,并成功应用于临床,完成2例心脏移植。作为天津地区第一个开展心脏移植的临床学科,于2001年实施天津市首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同时也是心肾联合移植;于2003年实施亚洲首例左心室辅助泵摘除术后原位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填补天津市空白。目前该患者存活时间已近5年,生活质量良好。近年还逐步开展大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已成功治疗近20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极大的降低了该病相关死亡率与治疗费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曾先后与澳大利亚王子医院(2001年)、英国牛津心脏中心等地的国外专家开展国 收起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