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专家/特需门诊
李安华
李安华 主任医师 教授

擅长: 超声心电科相关疾病

曾辉
曾辉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 超声心电科相关疾病

陈孝岳
陈孝岳 副主任医师

擅长: 肿瘤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

王悦
王悦 副主任医师

擅长: 腹部、妇科、小器官等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肿瘤的...

熊永红
熊永红 未知

擅长:

热门咨询医生

科室信息

超声心电科由陈孝岳主任于1986年创立,至今已有23年历史,现任主任李安华教授2003年作为高级人才调入。 科室承担了全院所有超声波和心电图检查任务。随着近七年的飞速发展,科室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现有工作人员21人,超声波检查室9间,8台彩超仪,1台黑白超声仪,2台便携机,每天完成超过200人次各种超声检查及超声... 更多 简介:超声心电科由陈孝岳主任于1986年创立,至今已有23年历史,现任主任李安华教授2003年作为高级人才调入。 科室承担了全院所有超声波和心电图检查任务。随着近七年的飞速发展,科室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现有工作人员21人,超声波检查室9间,8台彩超仪,1台黑白超声仪,2台便携机,每天完成超过200人次各种超声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穿刺。心电图检查室2间, 心电图仪3台。每天完成近200人次心电图检查并24小时急诊值班。 科室坚持质量第一、病人第一的宗旨。几年来超声诊断符合率超过90%,阳性率高达60%-70%。在努力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同时,有重点地对肝脏肿瘤、乳腺肿瘤、甲状腺肿瘤、直肠肿瘤、妇科肿瘤和淋巴结的声像学进行研究,在精细诊断上下功夫,现已渐见成效,使肿瘤超声诊断水平向国际水平靠拢。同时,科室注重对青年医生的培养,从2008年起,陆续选派多位青年骨干医师赴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著名高校学习先进超声技术及科研方法。 科室较有特色的工作如下: 1.在进行多年的各种超声引导下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表浅肿物的组织活检,尤其是精细、准确的淋巴结细针穿刺活检,以及胸腔、纵隔、肺尖、大血管旁的高难部位肿瘤的精确引导穿刺。同时,近两年开展腔内直肠肿瘤、前列腺、盆腔肿瘤的活检工作,均为病人的针对性治疗提供了必需的组织学准备,为全院的肿瘤治疗与世界水平接轨做出了贡献。2009年各种介入穿刺已达1993例,组织活检阳性率超过8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5‰。 2.2003年起开展心脏彩超检查,至今仍为全国肿瘤医院中唯一提供此项服务的科室。 目前正开展超声心动图新技术评价化疗药物早期心脏毒性作用的临床研究。 3.2003年开始重点研究乳腺肿瘤和表浅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目前,乳腺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已超过80%,颈部和腋窝淋巴结定位、定性诊断为国内领先。 4.2004年开始在全国较早使用超声造影技术,至今已完成超过5000例各种肿瘤的造影增强检查,尤其使肝脏肿瘤的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超过90%,科室现已成为全国超声造影技术培训基地。对超声造影功能性成像和甲状腺的超声造影研究结果均为中国最早报道之一,与世界研究水平同步。2008年以来,在国内率先利用超声造影实时观察肿瘤血流灌注状况来早期监测各种血管靶向药物抑制肿瘤生长的研究,已加入医院十一五重大项目——国家新药研究平台建设中。 5.床边急诊超声检查是该科为临床一线服务的具体措施,每年完成床边、术中超声检查约700例。方便了危重病人。 6.早已开展的经腔内超声和近年开展的外周血管超声检查均为病人的诊治提供了为有用的帮助。 7.心电图室在完成日常工作量同时,还承担24小时急诊值班,一切为了方便病人。 8.科室近三年已培养硕士研究生9名,联合培养博士生6名。承担了中山医学院研究生肿瘤学中肿瘤超声课程和教材编写。参加《肿瘤学》、《临床肿瘤学》和《超声诊断基础和临床应用指南》等著作的编写。 自2007年起,该科每年举办一届《肿瘤超声规范化诊断和介入治疗》国家级继续教育班,深受全国超声造影界同仁好评。 近5年来,该科主持在研科研究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省部级基金7项。参加中山大学5010课题5项,院内横向研究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共35篇(其中SCI收录5篇)。 超声心电科全体医护人员愿意全力以赴,在为病人提供最好的服务同时为肿瘤超声诊断、治疗的研究和规范化培训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收起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