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伤是一类严重的致盲性疾病,20世纪70年代前,这类病人大部分以眼球萎缩、失明而告终。而今天这类病人不但保住了眼球,而且大部分获得了有用的视力。这得益于眼外伤专科诊疗技术和专业人才力量的蓬勃发展。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外伤科的前身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眼外伤专科之一。经历几代眼外伤教授的努力和发展,...
更多
简介:眼外伤是一类严重的致盲性疾病,20世纪70年代前,这类病人大部分以眼球萎缩、失明而告终。而今天这类病人不但保住了眼球,而且大部分获得了有用的视力。这得益于眼外伤专科诊疗技术和专业人才力量的蓬勃发展。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外伤科的前身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眼外伤专科之一。经历几代眼外伤教授的努力和发展,科室已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外伤科目前有正教授3人,副教授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为全国培养了众多的眼外伤研究生和和基层进修医生。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外伤科多年以来对眼外伤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若干重点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索,建立了各种复杂眼外伤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及方法,在眼内异物的定位和取出,外伤性增埴性玻璃体视网病变的手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相关病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的玻璃体手术治疗等领域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本专科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便对眼内异物的定位和取出相关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国内首创“H”型巩膜面标记眼内异物定位法,率先在国内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技术对眼内前段微小异物进行检出和定位,国内率先应用玻璃体切除技术开展闭合式眼内异物取出术,并自行研制开发出眼内型稀土磁棒,解决了眼球后段异物取出操作难度大、手术并发症多等临床难题,该项目于1995年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已在全国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眼外伤专科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已开展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眼外伤病变如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使以往这种被认为不可治的眼外伤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疗,大大改善了复杂眼外伤病患者的预后;同时本专科率先将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技术应用于眼外伤相关性的睫状体病变的诊断和疗效评价,对外伤性睫状体病变的显微手术治疗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近年来本专科对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病机制和手术治疗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感染性眼内炎玻璃体手术治疗的原则和技巧;同时近年本专科对严重眼化学伤的早期手术治疗和眼表重建亦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外伤科研究团队目前开展并承担了多项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包括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病机制的研究,碱性化学伤角膜新生血管的调控的研究,胚胎干细胞在眼化学伤眼表重建的应用的研究,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生机制的研究等。这些研究的科研成果将会为开发出新而高效的眼外伤的诊治技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相信会大大促进眼外伤相关诊疗技术的发展。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外伤科目前为我国复杂眼外伤疾病的转诊中心,省内地方医院和国内部分省份的复杂性眼外伤患者多直接转诊本院。我们致力于全心全意为广大患者服务,近30年来,每年的住院病人数、每年的手术量逐年提高。本专科现年门诊量(2006)达15000多人次,各种眼外伤手术1500多例,使众多以往被认为不可治的复杂眼外伤病患者得以重见光明,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