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专家/特需门诊
邓绪乐
邓绪乐 主任医师

擅长: 老年、消化、呼吸、心血管等

李孝锦
李孝锦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 重症医学

祃红原
祃红原 副主任医师

擅长: 暂无

姜远普
姜远普 副主任医师

擅长:

李晓玉
李晓玉 副主任医师

擅长: 急危重症的救治

张川
张川 副主任医师

擅长: 老年、呼吸、心血管及危重病

郑碧霞
郑碧霞 副主任医师

擅长: 老年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重症疾病

马红原
马红原 副主任医师

擅长: 呼吸内科

程金川
程金川 副主任医师

擅长: 重症患者(休克、呼吸衰竭、MODS、重型颅脑损伤等...

潘传亮
潘传亮 住院医师

擅长: 暂无

热门咨询医生

科室信息

中心监护室、ICU(Intensive care unit)即:重症监护病房。 现代重症监测和治疗技术已形成一门专业学科,在抢救危重病人生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它是现代化医院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门。重症监护是由医护人员应用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和复杂的临床监测技术,将临床各专业危重症的患者集中于一... 更多 简介:中心监护室、ICU(Intensive care unit)即:重症监护病房。 现代重症监测和治疗技术已形成一门专业学科,在抢救危重病人生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它是现代化医院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门。重症监护是由医护人员应用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和复杂的临床监测技术,将临床各专业危重症的患者集中于一处,进行精细监测和强有力治疗与护理的场所。患者在ICU内,由受过特殊训练的医护人员进行管理,用较完善的电子装置和血液、生化检查等进行监测,对疾病作出快速、明确诊断,及时地发现潜在的危险如心肺功能的改变以及包括可危及生命或可导致病人残疾的严重变化,从而有效提高了危重症患者的治愈率。它已成为临床医学进展和衡量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心监护室是医院重要的一级科室,共设有监护病房6间,床位22张。医护人员40余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硕士研究生2人;医生专业分布为:急诊医学、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老年以及外科等各专业。担任四川省病理生理及危重病专业组副主任委员1人,四川省急诊专委会危重病专业组副组长1人,四川省急诊专委会委员1人,成都市急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委员各1人。科室配有世界一流的监护系统 多功能病床22张,中心监护站2个,美国惠普多功能监护仪22台,呼吸机10余台,心脏除颤仪,冰毯机,注射泵,床旁X光机,床旁持续血液滤过机,排痰机,防褥疮床垫等等,价值达千万元。 两年来中心监护室共收治病人1800多例,抢救了许多危重病患者,包括心肺脑的复苏、严重呼吸衰竭、心衰、重度中毒、休克、严重外伤、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等等,抢救成功率近90%,居全省抢救成功前列。会同胸外科成功对18例体外循环的心脏手术进行术后监护,无一例死亡。 率先在成都市开展了院前急救无缝连接绿色通道。我科先后派医生到金堂、都江堰、龙泉驿区及成都市多家市、区级医院参加会诊抢救工作,保证了患者在第一时间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该工作在四川省及成都市急重症医学年会上作大会交流并获得广泛好评。 科室注重对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先后派出多名医务人员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进修学习,邀请北京,广州等多家医院的ICU知名专家到我科进行讲学及交流。多次派人参加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交流会。2年来先后在国家级及省级杂志发表论文十多篇。接收培养了四川省多家市,县级医院学习进修人员20余名。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ICU业务服务特点:24小时开通对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绿色通道,建立了危重病人无缝强化综合治疗体系,接收来至全省各地的危重病人。特别是心、肺、脑疾病的复苏、严重呼吸衰竭、脓毒血症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患者。 收起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