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成立于1933年,创始人为我国著名放射学家、医学教育家邹仲教授。科室经过70多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努力,已成为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医教研成绩突出的具有鲜明特色科室之一。1997年被国家教委评为“211工程”影像医学重点学科,学科点是国内最早建立博士点之一,2001年同神经内外科一起被复旦大学...
更多
简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成立于1933年,创始人为我国著名放射学家、医学教育家邹仲教授。科室经过70多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努力,已成为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医教研成绩突出的具有鲜明特色科室之一。1997年被国家教委评为“211工程”影像医学重点学科,学科点是国内最早建立博士点之一,2001年同神经内外科一起被复旦大学评为重中之重学科。2002年被评为教育部重点学科。为中华放射学会主委单位,上海市放射诊断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和主委单位; 中国女医师协会医学影像专委会主委单位;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编辑部所在地。科室已有多项成果获得鉴定和推广应用。曾获得国家科委发明奖一项,卫生部和上海市科研成果奖多项。 科室创办初期,积极从国外引进透视X线机、摄片机、X线深度治疗机等设备,开展普通X线诊断与治疗工作。1979年,放射科引进了国内第一台头颅CT机,率先开展头颅CT检查,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获得了大量的临床经验。1986年又引进了全身CT机,将CT广泛应用于胸、腹部检查。1988年引进MRI机,是国内最早引进MRI机的单位之一。1990年在国内最先引进了数字摄影X线机(DR,SFX-30);1991年购置第一台DSA设备,同时开设介人病房,积极开展脑血管及全身其他部位血管造影和介入放射学工作。1995年在国内首家引进了电子束成像系统即EBIS,主要用于心脏和冠状动脉检查。1997年引进1.5T高场强MRI仪,在国内率先开展神经影像的功能MRI研究。2002年7月底成功安装亚洲首台16层螺旋CT,在心脏、血管、低剂量CT胸部体检、空腔脏器三维重建、脏器灌注成像方面积极探索,获得宝贵的临床经验。2003年4月又在国内率先引进3.0T超高场强MRI仪,并深入开展脑功能(fMRI)研究。 2009年引进全球最先进的256层螺旋CT-Brilliance iCT(极速CT)和新型3.0T磁共振扫描仪,积极开展分子影像学研究。近年来科室又积极筹建PACS系统,实现集中打印,使放射科工作流程得到优化,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医疗的增长,医疗质量不断提高。【科室特色】 科室在长期的医疗和科研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神经影像为主体,充分利用各种最新技术进行开发和临床应用的鲜明特色。深入开展了脑血管病、脑肿瘤和脑功能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近年来科室积极引进新仪器和新技术,深入研究脑功能MRI和脑肿瘤分子影像学。同时广泛开展DSA全身各系统的介入诊断和治疗,其中脑血管疾病、脊髓血管畸形和海绵窦动静脉瘘(CCF)的治疗等颇具特色。科室还与美国南加州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定期交流。
收起